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04日 星期三 出版 刊例 | 媒体介绍 | 项目推介 | 联系我们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造就更多“小语种”人才
  □司徒伟智

  据《浦东时报》报道,不久前在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受邀而来的洋泾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从容自如展示一年来的学习成果。随着这些孩子用瑞典语一一自我介绍,随即表演《小青蛙之歌》等瑞典语歌曲后,领事馆工作人员高兴地赞叹:“简直就是个奇迹!”

  其实,在浦东,这样的奇迹非止一处。去年3月以来,全市12所中小学成为“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教学基地”,浦东新区的洋泾实验小学和建平实验小学参与这一项目,分别开设瑞典语和希腊语课程。两所学校的教学,都进展顺利。授课过程,充满欢声笑语;共计60名学生,都学得津津有味。见微知著,见苗头知趋势,可以预见小语种学习势将在浦东蔚为风气,幼苗势将成长为摇曳多姿花枝招展的大树。

  小语种,用场大。千万不要因其“小”而小瞧了。记得筹办世博会期间,一位大学生全力学习葡萄牙语,以便入选志愿者,招来父母劝阻:“那是小语种,对应得了几个人?有啥大出息?”孩子回答得好:“你们以为葡萄牙语就只有一千万葡萄牙人在讲啊?世界上有1亿8千万人把它作为第一语言——当个葡语翻译,对应的人还少?”是呀,有的小语种,其实操持者众多,影响甚巨。我们以往所以视之为“小”,似乎无足轻重,端在彼时门户紧锁,孤陋寡闻,“有眼不识泰山”。

  即使有的小语种,操持的人口不算多,但学好了也是大有益。君不见前些年,匈牙利作家凯尔泰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许多出版社都急于推介其作品,岂料碰上“语言瓶颈”。近年各地纷纷举办艺术交流、商品会展,也传来小语种“志愿者稀缺”“翻译门类少”的告急声声。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地位快速上升,开放度日益扩大,外语人才既要提高数量且须调整结构,除英、法、德等大语种之外的其他诸多语种皆亟待关注了。

  新知的追求,由时势促成。语言不互通,开放多不便。惟此,小语种,作用大,不可缺。从浦东的开发开放成功,自贸区的顺利建成,我们已经可以强烈感受到这一点。现今的中国新倡议“一带一路”、亚投行等等,一一横空出世时,其中好多涉及国家都来自非英、法等语系,要积极联络,更须关注这一点。然而,在加大本土“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力度还嫌不够。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牛立文披露的事实是,“一带一路”覆盖的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五个地区的官方语言数量超过40种。我国2010年至2013年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的语种只覆盖其中20种。“一带一路”相关的小语种在校人数也偏少,在已招生的20个小语种中,11个语种的在读学生人数不足100人。

  下大决心,用大手笔,造就更多“小语种”人才,是时候了。教育部门要开展调研,确定需求迫切的各语种人数,做出招生计划。社会各方也要积极行动,配合主管部门,为小语种教学出智出力。浦东的孩子已经走在前头,我们这些成年朋友岂可落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经济
   第04版:市场
   第05版:金融城
   第06版:浦东
   第07版:卫生
   第08版:广告
   第09版:天下
   第10版:投资理财
   第11版:漫画
   第12版:摄影报道
旅游新地标有望成为未来“明星”
“五一”上海口岸节前客流集中
金科路向北延伸至杨高北路
造就更多“小语种”人才
浦东儿科医联体探索儿科新模式
上海歌剧院牵手张江高科技园区
浦东时报要闻02造就更多“小语种”人才 2016-05-04 2 2016年05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