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要闻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人大代表热议城市建设~~~
2022年01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刊例 | 媒体介绍 | 项目推介 | 联系我们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大代表热议城市建设
人民城市,如何提升百姓的幸福感
绿色,是浦东城市建设的主基调。 □本报记者 郑峰 摄
地铁出行,乡村与城市的距离更近了。 □本报记者 郑峰 摄
不管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老年人都能享受周到服务。 □本报记者 郑峰 摄

  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本报记者 李继成

  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13号线二期三期、10号线二期、18号线一期、14号线相继投入运营,浦东轨交运营总里程超过300公里;开展“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无违建”街镇创建率达到100%;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优良率从80.6%上升到93.4%;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基本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格局……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浦东交出了答卷。

  进入新一年,浦东深入贯彻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统筹推进城市开发建设,82个重大工程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176亿元。两会会场内,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让出行更便捷

  今年,浦东将继续推进机场联络线、崇明线等轨道交通建设,21号线实现开工,加快推进沪通铁路浦东段、南汇支线建设,以及S3公路高架段东西通道等工程,为城市交通搭建起畅通的“动脉”。

  同时,在不少代表眼中,作为公共交通末端、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地面公交仍需完善。

  王践等10位代表提出了改善世博及周边地区交通出行、优化公交线路的议案,希望改变区域内公交站点分布不均、区域间交通联系不紧密、现状路网不利于公交线路通行等短板,形成世博地区高品质的特色交通系统和多层次的公交服务。

  代表们建议,通过增改线路、调整站点、延时服务等措施,打通世博片区与周边居民区的交通联系;通过新增一条环世博公交线路,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串联区域内的各个社区、主要商业网点、休闲娱乐场所以及轨道交通站点,满足多样性的出行需求。并合理制定线路运营时刻表,以较低的定价培育客流。

  让城市更绿色

  随着包括“五违四必”在内的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全力开展,新区的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未来,新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高效开展污染综合防治、大力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和提标改造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通过完成海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和海滨污水处理厂永久排放管工程,加快开工陈行、新场、三墩垃圾中转站等项目,以更好地满足长远发展需求。

  在城市生活环境变得更绿色的同时,城市经济绿色发展也成为代表们关注的重点。

  “新区应围绕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董泽龙代表建议,各项产业在规划制定中,同步做好碳排放系统的顶层设计,科学研究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重点推进城市节能改造,持续加大存量产业的清洁能源改造力度,对生产线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企业,予以奖励。同时,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强化碳交易的政策引导,让碳交易引领企业自主实施升级改造,减少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力争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碳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心,助力新区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

  让生活更惬意

  就业、社保、医保……原先很多到不同部门办理的手续,如今在“家门口”服务中心(站)就能搞定。新区“15分钟服务圈”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推进570个项目,总投资约680亿元,并创建适用于浦东实际的“1+6”资源配置标准体系框架,梳理相关标准50项,形成 《家门口服务规范(2021版)》,发布实施了8项区级标准、22项机构标准。结合 “一网通办”改革深化,加速推动“家门口”服务上线,各个居村“家门口”服务中心(站),提供了147项民生服务项目清单,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针对未来在“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中如何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均衡化程度、满足群众对优质资源的需求等问题,代表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

  陶洋代表认为,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课外辅导班存在的问题,推动资源下沉,鼓励公益组织周末开展课外素质教育,解决家长们希望孩子多方面发展的需求。落实“双减”政策,在暑期开展丰富多元的青少年服务活动,将红色场馆向青少年倾斜,传递正能量。

  陆颖青代表根据临港新片区的规划定位和区域发展现状,提出借助特色生态空间优势,建设群众满意的、独居新城特色的“15分钟生活圈”,并在公共交通出行、教育配套、商文体旅配套以及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在文化活动方面,陆颖青提出,利用临港新片区更加开放的政策,发挥集聚效应;借助大型文旅项目的资源优势,丰富文化活动;借助展会平台,加大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力度,丰富区域内文化生活,并根据不同地域的需求,打造更多“家门口”服务中心(站)的多样化、多元化样板。

  “浦东样板”满足市民养老需求

  ■本报记者 章磊

  截至2021年11月,全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5.03万人,占总人口的33%。在上海老年人口总量最大的浦东,我们如何养老?这个话题,成为本次两会期间的热门话题之一。

  多年来,新区养老服务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初步构建了体系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城养老”浦东样板。然而,这个样板仍存在需要改进、提升的短板和不足,来更好满足市民的养老需求。

  解决养老设施供给不均衡问题

  在浦东,多点均衡的养老设施布局已基本形成,“东西南北中”区级养老机构也已全部开工。新区民政部门数据显示,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170家(包括长者照护之家29家),总床位数31708张,其中保基本床位数20724张。

  然而,面对新区的老年人口基数,养老机构的数量和床位数仍然不足。孙文代表提出,新区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了“南北不均衡”的问题。“北部地区的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南部地区的养老机构则有不少空位,在利用率上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孙文建议,打通体制机制,串联区级、镇级等不同养老机构,在面对更大需求的背景下,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养老机构资源。“解决一个老人的需求,其实就是帮助了一个家庭。”他说。

  而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也对养老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林怡琼代表指出,养老服务目前仍存在着供给层次不够丰富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改善型和品质型的养老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尤其缺乏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养老服务机构。

  “我建议,可以加强制度设计,引入更多优质的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分层分类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她说,“越是小部分群体关心和关注的需求,越能够成为社会组织发挥专业创新能力,尝试实现供需有效对接的契机。”

  林怡琼还建议,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养老服务领域的评价作用,建立白名单和黑名单,帮助公众了解不同养老机构的特色,同时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养老服务内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打造有口皆碑的养老服务品牌。

  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范围

  在新区“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中,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针对社区养老需求,新区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养老的依托作用,制定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全区现有综合为老服务中心62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13家、老年助餐场所227家、睦邻互助点786家、老年活动室1524家,并且因地制宜设置了微日托、微助餐等养老“微空间”。

  针对居家养老需求,新区则提供丰富多样的居家照护支持,做优做实助餐、助浴、助行等居家上门服务,发展36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2.6万名老人享受服务。此外,长护险服务5.3万名老人,其中居家上门服务3.86万名老人。

  来自川沙新镇六灶社区的李玉香代表在日常走访调研中发现,社区中绝大多数老年人更愿意在家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对这些老年人的支撑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在走访中发现,不少高龄独居老人和困难老人一致高度评价居家上门服务和长护险服务,而最受欢迎的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打扫卫生、帮老人洗头、做饭等。”

  李玉香认为,长护险服务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例如鼻饲、插管等,普通人难以操作,所以老百姓对政府提供的长护险服务由衷感谢。“与此同时,还有不少老人和家属希望能够适当降低长护险和居家养老服务的门槛,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她说。

  做细医养结合服务

  美好的老年生活,离不开医疗保障。医养结合的显著特征,就是有病就医治,无病就康养,使老人安心,让家人放心。杜兆辉代表提出,浦东应该在更深的内涵上做好养老服务,做好引领,而做细医养结合服务正是未来的一个方向,能够为“大城养老”浦东样板锦上添花。

  “我们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浦东47家社区卫生机构布局合理,尤其近几年全科医生队伍得到快速发展。此外,各级优质医疗资源也为推进医养结合奠定了基础。”他说。

  尽管如此,医养结合的发展道路仍面临不少障碍。杜兆辉指出,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仍存在“举步维艰”的状态,二三级医疗结构为养老机构提供专科化医疗服务方面也有动力不足的问题。

  “也有其他代表讲到一个老人牙齿缺失,需要特定方面的医疗需求。而出于专科医疗机构在收费、服务评价等方面的因素,类似的服务供给其实是不足的。”他说。

  为此,杜兆辉建议,需要打破困境,打造更高质量的医养结合机制。他建议,要形成“家庭医生保基本,专科服务供特需”的医养结合运行机制,让全科家庭医生发挥更多的作用,真正助力实现老有所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1
   第03版:要闻2
   第04版:要闻3
   第05版:要闻4
   第06版:漫画
   第07版:广告
   第08版:天下
人民城市,如何提升百姓的幸福感
浦东时报要闻304人民城市,如何提升百姓的幸福感 2022-01-14 2 2022年01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