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一块从大海中升起的土地。
6000年前,海浪在外冈、徐泾、马桥、邬桥、漕泾一线拍岸;1200年前,上海海岸线外移至月浦、江湾、北蔡、周浦、下沙、航头、塘外一带;又过了几百年,海浪只能在宝山、顾路、六团、惠南、四团岸边叹息——今日浦东地域大致形成!
随着海岸线东移,一条条海塘向东筑去。老护塘、钦公塘、人民塘成为浦东三条最著名的海塘。
伴随着海浪和筑塘的,是一个个难忘的故事、一个个倔强的背影……
打开浦东的版图我们可以看到,西缘是滚滚北上的黄浦江,东缘是茫茫无涯的东海,在江水与海水之间生活的浦东人民,千百年来与水缠绵、与水争锋,既视水为生命之泉,又视水为食人猛兽。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修筑海塘(堤防),向大海要地,是浦东人民向着东方,向着大海扩张的壮举,也是浦东黎民百姓赖以生存的手段。谁能想象得到,现代化的浦东国际机场的一部分,在六十多年前还是一片汪洋。谁能想象得到,浦东北部的黄家湾(地属高东镇)在千百年的海岸线巨变中巍然不动,成为老护塘、钦公塘、人民塘向南辐射的集聚点。
了解浦东历史的人都知道,浦东的高桥、川沙和惠南各有一座明代城堡。城堡用砖石砌成,用于防御倭寇的骚扰,保卫我们可爱温馨的家园。城堡也一次次承担起阻隔海水的浸淫,保卫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捍卫了我们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家园。垒城御敌与筑塘挡水,是浦东文明史上两座不朽的丰碑。
最早的浦东海塘
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词人辛弃疾曾经面对大江浩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条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淘去的不仅仅是风流人物,还有从青藏高原、从金沙江、从四川、从长江流域一路排山倒海,滚滚向前冲刷下来的泥沙。宝贵的泥沙在长江口长年累月地积聚,在潮汐的顶托下慢慢地升高、拓展,于是就有了上海,有了浦东这块平坦的土地。对于这一形成过程,在综合了大量资料后,我们可以得到比较详尽的认识。
长江挟带的大量泥沙一俟进入长江口,便在海潮的作用下在海岸堆积,形成了一条由泥沙、贝壳等物质组成的天然沙堤。尽管时间流逝数千年,但至今还能找到这些沙堤的遗迹,这些遗迹也成为上海成陆的见证。为此,南宋许尚曾有诗云:“千里平沙地,联通江海湄。漫传因泼浪,疑是蚌成基。”
在今天方泰-松江-金山一线以东约130公里长、2至8公里宽的范围内,平行排列着几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沙堤,俗称“冈身”。《吴郡图经续记》叙:“濒海之地,冈阜相属,谓之冈身”;“此所以限沧海,而全吴人也”。《上海县志》也载:“县东南冈有三,曰沙冈、竹冈、紫冈。南属于海,北抵松江,长约一百里。入土数尺螺壳,世传海中涌三浪而成。”据测定,这些“冈身”的形成年代,自西向东依次为6000年前至3000年前。1200年前的唐代,海岸线位置已东移至今江湾至下沙一线,今天上海市区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成陆。约500年前的明代,黄浦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从唐代开始,历代上海人民不断在沿海一带修筑海塘,以防海潮倒灌。浦东人常称东海边为“东海滩”,一个“滩”字,道出了浦东滩涂不断生长的现状,浦东大地不断扩张的事实。
1975年11月25日,严桥公社开挖南张家浜时,发现一处唐宋村落遗址(位于杨高南路与乳山路交汇处)。在遗址深3.5米处出现约3厘米灰层。灰层以下至4米左右,出土大量唐朝器物。器物中有器口内外施茶绿色釉的瓷碗。其中一种敛口、坦腹、平底瓷器与浙江瑞安齐梁墓中出土的相近,与江苏如皋唐高宗时期(650-883年)木船中所发现的一致,属于唐代早期形制。另一种敞口、坦腹、腹壁斜直、平底瓷碗,在上海松江石经幢(唐大中十三年建)附近的唐代地层中也有出土,与广州唐大中十一年姚潭墓出土的瓷碗也很相似。严桥遗址东距航头、下沙、周浦、花木、月浦、盛桥一线仅1000余米左右,由此说明此地在唐代已经成陆,并且有人居住。
1979年12月12日,在开挖川杨河时,位于北蔡乡五星大队第十二生产队黄家宅南工地,挖掘出古代木船一条。古船发现于吴淞零点以下95厘米处,距地表4.6米。经考证,古船舱内遗留鹅卵石2枚,唐代开元通宝钱1枚及一残角,火烧土1块。经碳十四测定和上海博物馆专家分析,认为古船可能制造于隋代,至唐朝武德年间还在使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微古室分析出地层土样后认为:“这里海相性最强,有孔虫说明当时水较深,盐度较高,木船似沉在海滩上,不是沉在已经成陆的小河内。”
以上两处文物的出现,有力地验证了浦东西部地区在唐时已经成陆,并且出现了最早的浦东人、最早的浦东海塘的事实。据史书记载,唐朝开元年间修筑的捍海塘从北至南经过花木、北蔡直至下沙达航头。据现今掌握的资料可以得知,开元捍海塘开了浦东修筑海塘、保土卫家的先河。遗憾的是,开元捍海塘的修筑年代离我们太遥远,遥远得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一滴可以凭吊的踪影。
浦东人的生命线
时序流转,光阴如箭。浦东的海岸线在与大海浪涛的反复争夺中不断向东推进。大海以博大的胸怀赐予我们立足的土地以及由此生发的蔽体衣服、果腹粮食,也以狰狞的面目考验着我们在这块新土地上的生存能力。修筑海塘是将滔滔海水阻挡于海塘之外,是保卫我们珍贵的生命和财产的唯一方式,也是浦东人世世代代与海奋斗的方式。
以嘉庆二十一年海潮引起的灾难为例,就可以深知大海赐于我们恩惠时,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伤痛。《江东志》记述了这一灾情:“丙子夏,飓风作,海波溢,漂没庐舍人民。……夜半,忽高浪拍天,疾风拍岸,土人从梦中惊觉,身已入水,莫措手足,随流辄死。其稍黠者,或以绳自系屋柱,浪推屋倒则死。率一家五六人连在一绳,或急雨缘树。风疾,树摇下死。更有蛇先在树,恐怖而手腕脱,与蛇俱坠死。……至次日,风息潮还,尸之填塞港路者近千人。其随(水)而去者因不知几何也”。一幅令人发寒的惨象。制服洪水猛兽,唯有筑堤别无他法。
在新中国建立前数百年间,上海地区曾多次发生台风巨潮冲毁海塘,漂没庐舍数千家,民众死以万计,受淹庄稼颗粒无收的严重灾难。
千百年来,浦东的土地不断地向东海延伸,浦东的海塘也一条接着一条向东修筑。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曾经修筑的海塘淹没于重重的岁月尘土之中,淹没在无限的空间里。但是,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一条实实在在有着千年历史的海塘,一条确确实实捍卫过浦东大地的生命线,因为它有许多遗迹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它的名字叫老护塘,又称捍海塘、内捍海塘。
老护塘北起黄家湾,向南至顾路、曹路、龚路、车门、十一墩、六团、大团,再入奉贤,直达杭州湾。可惜我们翻遍史料也无法知道老护塘始建时的确切年月,然而谁又能抹杀它曾经捍卫浦东万顷良田的不朽功业,谁也不能忘记流血流汗担土筑堤的先人。
民国《川沙县志》感叹:“其始建年期,已无从考确。”不过从星星点点的历史记录中,我们还能大致揣摸出它的修建时段。北宋皇佑年间华亭知县吴及的墓志铭载:“知秀州华亭,俱有能名。……在华亭缘海筑海堤百余里,得美田万余顷。岁出谷数十万斛。民于今食其利。”墓志铭中的海堤可能就在这一线。南宋绍熙《云间志》“堰闸”条内记载:“旧捍海塘,西南抵海盐界,东北抵松江,长150里。”光绪《川沙厅志》水道卷亦说,“松属沿海地唐天宝十年前隶海盐县,后隶华亭,《云间志》所称旧捍海塘与今护塘界至合。”
不知从何时起老护塘的御水功能逐步退化,变成了一条贯穿浦东东部地区的南北交通要道。随着行人的增多,老护塘上每隔几里便出现了一座大小不等的农村集镇。在浦东新区境内的老护塘上,从北至南的集镇就有徐路、顾路、曹路、龚路、大湾、小湾、车门、护塘街、十一墩、六团湾(湾镇)等。
探究这类集镇的得名,与海塘的走向和交通密不可分。大湾、小湾、六团湾的得名是因为老护塘在此处拐了弯而名之。小湾和大湾的区别仅在于它的弯度的大小而已。所谓路,原称路口,是处海塘上呈东西、南北纵横的交叉处。在路口前加上顾家、曹家等名,表示在此居住者以曹氏、顾氏居多,或是他们的声望、财富或贡献颇高、颇丰、颇大而名之。例如曹家路口的由来便是如此。据曹氏族谱记载,来自浦东的世居者叫曹守常,系西汉丞相曹参的三十一世孙,明朝永乐年间中举人,从范溪(今曹家渡)迁此设市,逐渐兴旺。
随着东海边长江口滩涂的继续生长,到了420年前的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在距离老护塘东约3里处,上海知县颜洪范率领民众修筑了与老护塘(内捍海塘)平行的又一条海塘。海塘次年竣工,与老护塘一样呈南北走向,长9250丈,顶宽2丈,高1丈7尺。因处内捍海塘外,故名外捍海塘。
到了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外捍海塘遭遇毁灭性破坏。是年七月十六日黎明,东北风大作,满天暴雨倾盆,海浪腾空,惊涛击岸。午后飓风席卷,拔树摧房,声震大地。半夜时分,巨浪一举冲破外塘,席卷塘内二十余里区域。海水所到之处,惨不忍睹。有志载:“七月十六夜,飓风骤起,海潮怒涌,内塘之东竟成一片汪洋。民死十之六七,六畜无存,庐舍尽为瓦砾场,竟不辨井里。及水稍退,内塘东尸棺塞河,流水尽黑,脂膏浮水面,味腥恶,鱼尽死,禾稼烂尽。弃子女于通衢者不可胜数。卖妻者值一二贯。”祝悦霖著《竹枝词》云:
传闻父老最销魂,雍正年间大海潮。一夜巨风雷样吼,生灵十万作凫飘。
灾情万分危急。此时清朝政府才想起上书修堤的钦琏已经去职回乡。于是急下诏书命钦琏重返南汇重任知县,并命其修筑外海捍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