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新闻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上海火车站东南出口外第三棵树下~~~
2015年03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刊例 | 媒体介绍 | 项目推介 | 联系我们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火车站东南出口外第三棵树下
浦东“最美指路爷叔”为万人指路
上:张富宏为旅客之路。 □通讯员王亚东/摄
左:张富宏准备的路条。 □腾讯图片
右:张富宏为熟悉道路,已记录了10多本笔记。 □腾讯图片
  3月4日7点25分,家住浦东新区三林路1300弄的张富宏跨上自行车,动身“上班”。 

  在南码头路轮渡站摆渡,过了黄浦江,9点10分,老张抵达了自己的工作地点——上海火车站东南出口外的第三棵树下。接下去的两个多小时里,他就守在这个地点,为有需要的人义务指路。 

  11点20分,老张结束了当天的“工作”。简单吃口饭,稍作休息后,他开始沿着同一条线路往回赶。下午还有一个任务等着他:去接上小学的外孙女。 

  随着媒体的报道,网友赠与张富宏“最美指路爷叔”的称号。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章磊 通讯员 王亚东

  第三棵树下的指路老人

  已经退休了的老张,从2013年6月16日开始,义务到上海火车站为人指路。每周一、三、五,若天气合适,火车站东南出口外的第三棵树下,就会出现那么一个指路老人。

  “今天出发得稍微晚了一点,所以结束得也稍微晚一些。元宵节前后,正赶上‘返工潮’,来问路的人特别多。”4日中午,结束了当天的义务指路“工作”后,张富宏对记者说道。 

  已经退休了的老张,从2013年6月16日开始,义务到上海火车站为过往行人指路。“那时候,外孙女开始上小学了,自己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就想着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老张和老伴居住在浦东三林路1300弄。去上海火车站义务指路,一个往返要骑行差不多35公里。相比之下,上海火车南站要近得多。 

  不过,老张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上海站的外来旅客要多一些,而且来打工的人多,需要我的人会多一些。” 

  即使是坐公交车,35公里的路程也不算近。而老张选择的交通方式是骑车,在他看来,这种方式兼顾了健身。过完年已经67岁的他,虽然两条腿都有静脉曲张的问题,但骑车的速度依然不慢。 

  当然,一开始,老张就仔细研究了路线。他选择的方式很直接:在地图上用直尺定位上海火车站和自己的家,然后在这条直线上寻找可以骑车的、最短的路线。穿越黄浦江,他选择的是南码头路轮渡站。 

  “沿着这条线路,基本上单趟花费的时间在105分钟到120分钟之间,主要是因为轮渡的关系,12分钟一班,错过了就要等。”老张把时间算的很清楚。 

  老张的不少选择让记者感到好奇。例如,为什么“工作”地点是东南出口外的第三棵树下?为什么是每周的一、三、五? 

  事实上,选择上海站东南出口外第三棵树下作为自己的“据点”,老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关键的一点,是东南出口的人流相对比较密集。而第三棵树,不像前两棵树下会经常坐满人,而且距离出口不过30米,又在人流的途经路上,同时方便出站旅客和过路人。 

  “上岗”时间方面,老张解释道:“每天都去,身体吃不消,而且家里总也有些事要处理,所以想到隔日去。周末,女儿女婿会带着外孙女过来,选择二四,时间少了点,相比之下一三五更加合适。” 

  于是,每周一、三、五,只要天气合适,老张总会在差不多的时间出现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环卫工人,已经习惯了有这么一个皮肤黝黑,头发花白的“指路老头”。 

  上海的道路全存在脑海中 

  义务指路,也要有基础。并非上海本地人的老张,兜遍了内环内所有马路,记住了城区地图上的2603条道路,完全称得上是一张“活地图”。 

  去上海火车站义务指路,并非张富宏一时的心血来潮。 

  2013年初的某一天,老张到上海火车站去接朋友。等人的时候,他注意到有几个外地来沪的打工者,向周围的人询问一个偏僻的地方怎么走,结果问了好几个人都不知道。 

  正当这几个人不知所措时,老张上前帮他们指明了道路。而那次的经历,让老张意识到,自己正好可以在这个领域“发挥余热”。 

  老张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的老家在江苏盐城,1991年调到盐城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工作,于是来到上海。 

  初到上海时,老张对上海错综复杂的道路也是十分头疼。一次出门办事,老张不认识路,问了几个人后,还是没摸清楚,走了几个弄堂,竟然又回到了原地。 

  自那次经历之后,老张开始钻研起上海的道路交通。起先,他是坐着公交车熟悉各条道路。1996年取消公交车月票后,他便开始骑着自行车兜马路。 

  一张地图、一辆自行车,老张在上海走了1200条马路。“内环内几乎所有的大小马路,我都骑过好几遍了。”说起这一点,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自豪的神情。 

  老张“上班”随身背的一个双肩包中装着不少指路用的工具,这其中,他最看重的是一张2012年版的上海地图。在上海站义务指路后,他特意买了一张1.8米的大地图,平时就挂在树上。。 

  这绝对是一张独一无二的地图——地图上几乎每一条道路,都被老张用红色或黑色的笔打了勾;地图的正反面,都贴了一层薄薄的透明胶,防止被水弄湿或被翻烂。 

  一遍遍地对着地图背后的道路索引抄写,再用笔把每个路名在地图上一一对应勾出,老张用这种方式,不断加深对各条路的印象。老张家里,抄写路名的本子已经积累了十多本。 

  经过几年摸索,老张几乎把整个上海的道路都储存在了自己的脑子里。如今,他掌握了上海外环城区地图上2603条道路,只需要短短几秒,就可以很快地说出任何一条道路的准确位置”。 

  这个特长,成为老张义务指路的坚实基础。而在2012年版的地图上,老张甚至找到了39处错误。他把这些情况报给了上海市测绘院,后者也认可了老张的举证,表示将在新版地图上予以更正。 

  如今,本着对上海城区地图的热爱,他心里还藏着一个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梦想,即在一分钟内随机在地图上指认出所居住城市道路条数的纪录。 

  两条红绶带的故事 

  鲜艳的红绶带上,是老张十分喜爱的称谓——“上海指路爷叔”。不到两年,他已经为上万人义务指路,网友在“指路爷叔”前,加上了“最美”两个字。 

  张富宏的双肩包里,除了那张独特的地图,还有另一种特殊的指路工具,那就是红绶带。红绶带有两条,分别有一段故事。 

  略旧的一条红绶带,上书“志愿指路者”五个字,是老张刚开始义务指路时,花了35块钱做的。“我刚去义务指路的时候,没有任何标志,站在那里,跟普通旅客差不多,没人知道我是义务指路的。” 

  找人做了这条红绶带后,老张刚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戴。用他的说法,戴这种鲜艳的红绶带,“一般都是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我这么个老头子,有点奇怪。”不过他很快就习惯了。 

  第二条红绶带比较新,前后有两行字,分别是“上海指路爷叔”和“党员志愿者”。前一个称呼,是他的事迹在网上传开后,得到的一个美誉。后一个称呼,则是他自己加上去的。 

  “有一天,我坐渡轮过江的时候,听到旁边一个人在抱怨当今的党员如何如何不好,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心里很不舒服,于是专门做了这个红绶带。”如今,老张在“上岗”的时候,总是戴着这个新绶带。 

  为了干好指路这份工作,老张一直在琢磨。路线小纸条,是他想出来的一个办法。这些小纸条分成三大类,分别是到上海各大医院、各大景点,以及前往郊区的路线。遇上有需要的问路人,老张就会抽出相应的那一张,送给对方。 

  所有的小纸条,都是老张事先写好,然后复印的。据他介绍,他制作了近千份这样的小纸条。有时,遇上冷门的目的地,他也会现场为问路者写下线路。 

  今年春节前夕的某一天,老张在自己的“据点”附近发现,一个50岁左右外来妇女,拉着大包小包,在询问附近的如家酒店。一名黑车司机开出了100块钱的价格,说可以帮忙拉过去。 

  那名妇女显然被吓到了,转身就走。这时,老张迎了上去,给她写了一张条子,上面是详细的路线。其实,最近的如家,距离也就几百米。 

  “那个女的拿到纸条后,跟我说了一句:‘要是所有人都像你就好了。’那个时候,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值了。”老张说道。 

  不到两年的时间,老张已经为上万人义务指路。在老张十分喜爱的称谓“上海指路爷叔”当中,众多网友加上了“最美”两个字。 

  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依靠电子地图来找路。不过,老张坚持认为,他还能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至少做到70岁吧,之后再看身体情况来定。”这是老张给自己设的一个目标。 

  最美的是一次次“小善”

  1996年的央视春节晚会上,小品《路口》中魏积安饰演的老汉,在路口摆了个茶摊,免费指路。 

  那一年,上海取消公交月票制度,来到上海第六个年头的张富宏开始骑着自行车兜上海,熟悉各条大街小巷。 

  那时的老张应该不会想到,熟悉上海的各条道路,会让自己在退休之后得以发挥一个党员的“余热”,成为上海火车站广场的一名义务指路老汉。 

  每周一三五,只要不下雨或是遇上恶劣天气,上海火车站东南出口第三棵树下就会出现“张老汉”的身影。夏天,一件T恤、一顶雷锋帽、4瓶凉白开;冬天,一件大衣、一顶毛线帽、两杯温水。 

  每天“上岗”两个小时左右,忙的时候,要给上百人指路。就是这样,不到两年的时间,老张已经给上万人义务指路。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曾说过:上海的城市精神,需要每一位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通过点点滴滴的行动积累和不懈努力来体现。 

  “上海最美指路爷叔”的称号送给老张,非常贴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全国来沪人员面前,他为上海人争了光;在上海人面前,他也为全国来沪人员争了光。 

  勿以善小而不为。指路爷叔之所以被网友冠以“最美”,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善举,但最美的,往往是一次次看似不起眼的善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教育
   第04版:新闻纵深
   第05版:浦东
   第06版:浦东
   第07版:广告
   第08版:学生文萃
   第09版:论坛
   第10版:声音
   第11版:专栏
   第12版:观点
浦东“最美指路爷叔”为万人指路
浦东时报新闻纵深04浦东“最美指路爷叔”为万人指路 2015-03-06 2 2015年03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