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之光
推进动迁征收项目17个,完成征收居民和非居1008产,清障及整治点位53个,未见证面积13.3万平方米,释放土地空间3182亩……今年以来,三林镇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进“两旧一村”改造跑出了加速度。明年,三林所有的行政村都将启动征收项目,释放土地空间有望更胜今年。
昔日“脏乱差”,明天“美如画”。当百姓陆续离开老房子、搬进新家园的同时,也为三林镇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打开了战略空间。三林镇还抓住了“两环两廊”建设的契机,为打造成为“经济大镇”释放澎湃动能。
“世博水环”遇见“金色中环”
所谓“两环”,是指“世博水环”与“金色中环”。根据《世博地区高质量发展联动计划》,世博腹地将建设长达22公里的“世博水环”,三林镇有前滩、楔形绿地、三林老街3个实施单元。其中,三林老街实施单元将串联三林塘港滨水步道,活化历史风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民俗文化承载地与文化创意增能点有机融合的“文创水街”。为此,明年三林镇将启动西林村等地块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在“金色中环”布局中,三林镇有前滩、新杨思、楔形绿地3个实施单元。“十年一剑”的前滩日臻成熟,已成为上海城市新地标。方兴未艾的新杨思实施单元,将惠及周边80万人口,与前滩、世博高端商务商业形成错位互补,逐步成长为上海生活时尚消费新高地。通过“当年征收、当年腾地、当年出让”的“三林速度”,新杨思发展战略空间已全面打开。
楔形绿地实施单元,突出“小城大绿”(绿地占比65%、建设用地占比35%)。目前千亩城市森林已基本建成,未来老上海海派文化街区与现代海派商务社区将在此错落分布,更生态、更高品质、更有文化活力的营商环境将吸引更多绿色企业创意企业入驻。
“生态走廊”联袂“产业水廊”
与“两环”交相辉映的“两廊”,是指“黄浦江滨水生态走廊”与“杨思港—新桥港水廊”。在“黄浦江滨水生态走廊”的“艺文水岸”“沪派水乡”两段,三林镇有前滩、楔形绿地、筠溪小镇3个实施单元。筠溪小镇已被列入上海市“特色小镇”试点和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规划,将修复绞圈房子等“沪派民居”的历史风貌,再现浦东横塘纵浦的水乡肌理。为此,三林镇今年已完成环南生态园、筠溪湿地园的土地征收工作,明年将推进滨江自然园和规划商品房地块的征收。
镇级规划打造的“杨思港—新桥港水廊”,南北走向呈“I”字型,将链接杨思老街创新活力街区和筠溪科创园。杨思老街创新活力街区实施单元,将利用新建配套空间、老厂房存量空间,向内挖潜、向外拓源,吸引创新型的中小科技企业集聚,以创新创意迭代推动产业升级。这其中,有获评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的杨思纱厂旧址,通过持续多年的城市更新改造,将蝶变为“新象限杨思纱厂”,这一项目预计于明年上半年完工。
筠溪科创园分布在南北向的新桥港河道两侧。新桥港以东,将聚焦“数字+总部”,重点培育在线新经济、人工智能、智能用品、智慧医疗等领域,布局新赛道、未来产业,并通过适当多元的产业布局,提高园区弹性发展能力。而在新桥港以西,将聚焦“数字+制造”,通过数字赋能时尚消费品产业,以商育链,持续强化精致食品领域在高附加值、健康速食品研发和制造方面的发展,继续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在高值医用耗材方向发展。
系统营造“近悦远来”营商环境
三林镇打造“经济大镇”,既要让“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也要系统营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通过深度挖掘千年筠溪的重商兴学文脉底蕴,三林镇建立健全服务300余家重点企业的“三重守护”机制(市服务包制度+区优服务专项+镇服务专员),放大浦软孵化器@三林、“林小舍”孵化基地等赋能作用,营造企业友好型产业发展生态。三林镇着力当好优质依法合规企业“义务合伙人”,锁定企业核心需求,升级供需资源对接会,整合政府、企业、金融、教育、医疗资源优势,深化“Grow在三林”企业服务品牌(Grow即:G绿色、r快捷、o开放、w温暖),构建共融共生的营商环境。
三林镇还以多维架构扩展招商引资渠道。为破解集体资产高效透明配置瓶颈,三林镇精耕淘宝平台的“数字城市三林馆”云招商平台,筛选上架优质资源,支撑资产要素与新业态精密耦合。同时,强调“快鱼法则”,在产业规划后、土地动迁阶段即同步开展目标长线客户的招商和地块推介,借助中国美国商会、世邦魏理仕等专业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布局全民招商,拓宽招商情报链路,构建破圈触达、快速联动、专业赋能的行动矩阵,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快”,高效吸引优质企业“凤”落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