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自贸区意识”结合客观规律~~~
“自贸区意识”结合客观规律~~~
“自贸区意识”结合客观规律~~~
2015年03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刊例 | 媒体介绍 | 项目推介 | 联系我们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贸区意识”结合客观规律
破解产业转型困局
杨国振经济评论员
  最近,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欧洲将为‘任性’付出代价”。文章说,欧元区国家一再误判形势、恣意妄行,“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平衡预算的癖好和对硬通货的痴迷不仅会在短期内损害经济,而且会造成长期破坏,使之陷入难以逃脱的通货紧缩困境”,“在全世界都需要增加开支的时候,他们为求情感和政治上感到安逸自在,要求其他人做出牺牲,因此,在今后数十年内欧洲将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价”。欧洲“任性”的核心就是“寻表夜涉”,对环境变化无动于衷,坚持错误判断指导实践。 

  这种情况上海也存在,在涉及园区与企业的环评标准与土地规划上,“有权就是任性”带来的阻力已经影响产业转型。 

  上海目前产业调整的大背景有几方面,一是产业用地的减量化,二是产业定位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此外,“十三五”的外部环境不甚乐观,稳增长、保就业的压力巨大,而园区与企业的“自救式”转型困难重重。 

  环评与规划的目的是科学、高效地保护环境、使用资源,然而现实中却是另外一副模样。一方面,园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想引进的项目,因环评审批时间长或者通不过而流产。另一方面,园区想要淘汰的企业却因环评结果“不给力”、调整依据不足而无从下手。园区“二次开发”知易行难,为发展“四新”经济、现代服务业,很多104园区与195区块土地性质需要由工业用地改为商办用地、研发用地,或者为提高土地使用率而提高容积率,但来自原有规划对土地性质、容积率与建筑层高的种种限制,使这些努力目标可望而不可及。而一旦错失转型升级的机遇,后果是灾难性的!很多外资企业的态度是“一线城市不留住,三线城市留不住!”,也许最后会永久性地离开中国…… 

  在更深层次上,上海面临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的“时空错位”与“三角矛盾”,即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表现、特征与国际大都市生活标准、要求以及现实中的主要问题互相矛盾:产业现状与大都市生活标准的要求出现时空错位;产业大调整将直接影响经济稳定增长;低速增长的经济会拉低大都市的生活水准等。眼下所见所闻,给笔者的感觉为“纠结”仍在加剧、错位并未缓解,但若无破解僵局之道,则形势岌岌可危。 

  放眼所见,“自贸区意识”带来破冰希望。 

  自贸试验区的贡献绝不仅仅局限在“负面清单”与“简政放权”的创新上,更大的意义来自试验区承担的“破局利器”功能,即通过它对外打破美日欧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实施的遏制战略,把孤立中国的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变成一份可以教学使用的的PPT;对内打破改革僵局,创新思维,为体制改革开创新局面、探索新道路。因此,“自贸区意识”可视为当传统模式陷入僵局时另辟蹊径、先破再立、化危为机。处理产业转型的困局需要这样的高度与意识。 

  在研究德国重化工业区——路德维希港的经验中,笔者发现,尊重规律与常识,实事求是地面对主要矛盾,是破解困局、摆脱“任性”的另一条途径。与路德维希化工区一路之隔就是居民区,但空气中不含异味,居民既没有谈化色变,也没有和化工区形成强烈的对峙状态。这是因为化工区对项目的准入门槛很高,不仅仅是产品技术,还有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的门槛都很高。其结果是不但解决了环评、环保与安全问题,而且也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定位与高度问题。简单的一条原则——尊重化工产业的发展规律与要求,就把在国内看似无解的困局轻松搞定,再次说明“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所以,很多的“任性”其实是有关部门的不作为、不负责。如果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在桌面上搞规划、在文件中谈环保,所谓的规划也就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到基层应用时,规划变成了鬼话!上海“先试先行”、“试错权”等政治优势与发展动力被这些“任性”的行为大量消耗。 

  前期结束的上海“两会”上,首次淡化GDP指标,这不是向低效“任性”低头,而是版本升级、推陈出新的前奏!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新增目标的登场,一场向“旧制度”扫荡的大改革已渐露峥嵘。 

  近段时间,笔者参加了三次由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办的“上海产业转型与城市发展”系列沙龙,听取了部分IT企业、外资企业、小微企业对城市规划调整的意见与建议,一方面获得了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测描绘与企业的构想等信息,另一方面,笔者意识到规划调整与趋势发展的结合,提高了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与操作性。这种“开门办规划”的颠覆性模式,充分尊重了城市与产业发展的规律,补充了企业发展的常识性问题,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规划修编的盲点。由此,让人心生避免“任性”其实没那么困难的感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教育
   第04版:新闻纵深
   第05版:浦东
   第06版:浦东
   第07版:广告
   第08版:学生文萃
   第09版:论坛
   第10版:声音
   第11版:专栏
   第12版:观点
互联网金融能否颠覆传统金融机构
啃金融
破解产业转型困局
浦东时报专栏11破解产业转型困局 2015-03-06 2 2015年03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