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河面上,一艘安装了绞吸疏浚装备的浮体移动着;河面下,一体化脱水成套装置正抽吸河道底泥,并进行脱水处置。日前,浦东河道养护在红星河实验段完成了污泥处置测试——在清捞河面漂浮垃圾的传统养护基础上,还针对河床底泥这一主要污染物探索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目前上海有近400条河道水体和至少350万吨黑臭河道污泥需要整治,劣V类的河道水质问题已经影响到人居环境,尤其对河道水灌溉的粮食、蔬菜、瓜果食物链方面的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有诸多潜在污染的隐患。然而,日常河道养护主要针对河道驳岸、护堤、栏杆、绿化等,而河道水质改善却没有纳入养护范围,同时也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
红星河是金桥市政的养护标段之一,其养护作业主要由上海方合正环境工程公司承担。“目前河道清淤主要通过大型机械挖出底泥,再运送到堆场。”方合正环境工程公司负责人金方伟告诉记者,这样的作业方式不仅对河道现场的作业面有要求,其实也没有从根本上治理污染。为此,金桥市政、方合正环境等多家单位共同组建研发执行团队,开发一套“边治泥边治水”的装置,并将红星河(施湾四路-施新路)一段500米河道作为试验段。
这套设备名为“河道污泥一体化脱水成套装置”。设备进行水下探测后,对河道底泥断面精准抽吸。抽吸的污泥进入前置预处理装置后进行脱水,将含水率控制在45%。同时,该装置中的河道水体净化处置装备将脱水后的水净化后排入河道。
最为重要的是,研发团队还针对高污染污泥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有机物的问题,尝试运用污泥生物分离滤净和破壁技术处理污染物,使得脱水处理后的污泥可用于园林种植土。而更进一步的是,利用粉碎后园林绿化树枝结合发酵辅料及微生物,将污泥和园林垃圾生成复合有机肥,从而实现资源化。
“我们还在探索用GPS定位,实现污泥处理工作自动化,并实时在线监测河体水质。”金方伟表示。据悉,该设备正在申请国家专利。